在中建股份走马湖水系综合治理机场配套工程项目部,有一位名气响当当的“道长”。他不会法术,也不求升仙,而是全职负责管理、维护8.4公里长的施工便道,确保工程建设大动脉畅通无阻。
守护工程“生命线”
走马湖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为了完成建设任务,项目部全体人员马不停蹄、日夜施工,保证交通大动脉畅通和大型运输车辆通行,自然就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在被称为项目“生命线”的1号便道上,6公里长的道路每天要通行1000辆次的重型运输车辆,为工程建设持续供应江沙、碎石、山皮土等材料。每台运输车重量都在50吨以上,对道路承载力要求非常高,混凝土的道路都不一定能扛得住。为此,项目部从青年骨干中挑选出叶冬担任便道维修负责人,专门守护“生命线”,故而有了“道长”的称呼。
项目开工初期,叶冬主动请缨从黄陂调回家乡,希望能为助力鄂州经济腾飞贡献一已之力。领导一眼就看中了他,把便道维护这份重任交由他负责,刚接手便道维修工作时,叶冬每天在工作岗位上坚守到凌晨3点,第二天早上8点又准时出现在一号便道上。
很快,项目部便流传出一句顺口溜:“有叶冬,路路通。”,这句话成为对每天24小时待命的叶冬最大的褒奖。“叶冬叶冬,这里要修路啦!”对讲机里每天传出这样的呼唤。前1个小时还在主湖区修补便道,下一秒就在北段指挥运沙车,每日的微信步行计数破2万,已是家常便饭。
干工作要有工匠精神
便道要平稳畅通,同时还要考虑维护成本和效率,光靠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是不够的,“任何工作都需要工匠精神、要勤琢磨、要精益求精。”叶冬说道。
在优化工作流程上,他动了不少脑筋,看到便道上几个损坏较为严重的地方,叶冬便在路边设置了便道维修堆料点,以便开展道路维修工作,考虑到线路太长,不能及时排查道路路况,他就在每台维修便道的机械上放置了醒目的logo,这样路上来来往往的司机就能及时告知机械手路况的好坏,以便第一时间进行维修。
由于临时施工造成便道地基不稳,路面破损较为严重,每次出了问题就抢修。叶冬意识到,这样到处救火不是长久之计,长痛不如短痛。他先是对前期施工的软基础进行大规模换填、倒边施工,挖除了1米厚的软基,又专门上山挑选强度高的石料回填路面。从此,便道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修补。
路面完好了,接下来就是解决排水的问题了。叶冬发挥“大禹治水”的精神,与路上的积水斗争到底。他开始下大力气沿着便道两侧,挖出了排水沟,成功解决了道路的积水问题,也因此意外地解决了住在项目旁的全国劳模李汉成家门口常年积水问题,从而结识了这位可敬的前辈。
李汉成原是武汉航道局黄石大桥航道站站长,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在交流中,叶冬深受感染,决心向老劳模学习,也要做一名勤奋刻苦的“劳模”。李汉成对叶冬的工作表现也是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还张罗着要给他介绍女朋友。
被全国劳模披绶带
4月28日,走马湖项目部举行了今年第一季度“明星员工”表彰大会,叶冬再次被评为项目“明星员工”,但这次获评意义重大。
叶冬提议,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邀请全国劳模李汉成做嘉宾,给“明星员工”颁奖,并给项目全体员工作事迹分享,把劳模精神送进工地。项目领导欣然同意,并亲自上门邀请。颁奖仪式上,李汉成给叶冬披上了鲜红的“明星员工”绶带,夸奖叶冬是“小劳模”,这样的“劳模精神”传承,让叶冬毕生难忘。
如今的1号便道日夜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通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工程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1号便道将作为全球第四大、亚洲第一大货运机场——鄂州机场的环路路基永久保留下来,也将会作为叶冬辛勤工作的见证被永远铭记。